阿尔茨海默氏病是痴呆症最常见的病因,以德国精神病学家和神经bing理学家阿洛伊修斯·阿尔茨海默博士的名字命名。 1 1901 年,阿尔茨海默氏博士在法兰克福精神病院观察了一位名叫奥古斯特·德特 (Auguste Deter) 的 51 岁女性患者,并描述其患有一种奇特的疾病。大脑皮层疾病与痴呆有关。德特夫人后来成为第一个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 1906 年她走后,阿尔茨海默博士对她的大脑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了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这些大脑异常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两个病理标志:
1.含有β淀粉样蛋白(也称为Abeta或β淀粉样蛋白)的神经炎斑块
2. 含有过度磷酸化 tau 蛋白聚集体的神经原纤维缠结。
Tau 蛋白聚集体也称为 tau 蛋白配对螺旋丝 (PHF)。 PHF 除了阿尔茨海默病有,也见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结节性硬化症和铅性脑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认知技能恶化、行为改变和日常生活技能丧失相关。大脑皮层wei缩,大脑各个部位(包括颞叶皮层和海马体)形成斑块和缠结。随之而来的是神经元的损失,导致神经递质(例如乙酰胆碱)水平降低,而乙酰胆碱对于学习和形成记忆至关重要。认知功能和记忆的逐渐丧失分为七个阶段。3
阿尔茨海默病的基本病理原因和机制仍有待充分阐明。例如,我们不了解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导致形成斑块的β淀粉样蛋白肽块或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的确切机制。此外,关于斑块或缠结是否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原因,或者其中之一是否具有更多的外围作用,仍然存在争议。
人们提出了 许多假设1来帮助阐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包括:
1.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
2. 线粒体级联假说
3.Tau假说
淀粉样蛋白 β 42 (abeta42) 肽的积累和沉积到神经炎斑块中是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中阿尔茨海默病的基本病理学。 Abeta42 肽由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 通过 β 分泌酶和 γ 分泌酶连续裂解而形成。 Abeta42 肽不溶,会快速聚集形成寡聚体、原纤维和原纤维,从而形成神经炎淀粉样蛋白斑。
斑块会引起氧化损伤和炎症,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一些家族遗传形式的阿尔茨海默病的 APP 基因存在病原体突变,会增加 Abeta42 斑块形成的风险。在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中,tau 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随后的 tau 聚集体的形成被认为是继发于淀粉样蛋白沉积的。
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有早发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为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APP 基因位于 21 号染色体上,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有一条额外的 21 号染色体。大多数唐氏综合症患者到了 40 多岁时,都具有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病理特征、β 淀粉样斑块和 tau 蛋白缠结。许多(但不是全部)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会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他们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较高,被认为与 21 号染色体的额外拷贝有关,这会导致大脑中 APP 的产生和积累增加。
线粒体级联假说的前提是线粒体生物能量功能受损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这一假设提出,线粒体处理活性氧(ROS)等自由基的能力降低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起始步骤。
tau 假说源于对淀粉样蛋白沉积水平与认知能力下降程度之间缺乏相关性的观察。此外,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并不能充分解释阿尔茨海默病的散发病例。 tau 假说提出,tau 沉积和含有 tau 聚集体的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基本病理,其次是淀粉样蛋白沉积。
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和寿命的延长使得人们需要更好地了解痴呆症的病理学和机制,以期减轻这种疾病。尽管年龄是罹患痴呆症的最大风险因素,但痴呆症并不是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他因素包括遗传、病史和生活方式因素。
市售即用型试剂的不断增加对于推动痴呆症研究至关重要。 MyBioSource 是一家全球研究试剂公司,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提供广泛的产品组合。产品包括 ELISA 和 CLIA 检测、抗体、重组蛋白以及来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组织微阵列和基因组 DNA。
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产品:
人磷酸化 Tau (PT) ELISA 试剂盒(目录号 #MBS9343770)
人类 β 淀粉样蛋白 (Abeta42) CLIA 试剂盒(目录号 #MBS2533168)
人 β 淀粉样前体蛋白 (betaAPP),ELISA 试剂盒(产品目录号 #MBS269761)
β 淀粉样蛋白多克隆抗体对(目录号 #MBS7041908)
重组人 β 淀粉样蛋白(目录号 #MBS960834)
阿尔茨海默病,脑组织微阵列(目录号#MBS639489)
阿尔茨海默病,脑基因组 DNA(目录号 #MBS654365)